內憂外患 摩托車市場黯然
左宗申說,由于城市“禁限摩”,國內對兩輪公路用摩托車的需求以村鎮市場為主,從2010年開始,銷售逐步下滑,不能支撐摩托車行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2010年產銷約1589萬臺,2011年產銷約1225萬臺,下滑約22.9%;進入2012年,摩托車國內市場銷量進一步下滑,同比下滑20%左右。
正是由于近年國內摩托車銷量下滑,中國的摩托車企業紛紛轉戰海外市場,大力發展出口。左宗申告訴記者,但由于行業的不規范導致無序競爭,以及海外市場日系和印度車的激烈競爭,使得我國摩托車企業海外市場發展增速大減,市場份額也開始減少。
對于行業的不規范,左宗申舉例說,中國有目錄的兩輪公路用摩托車制造公司有179家,由此衍生出的出口經營公司,按照企業海關代碼統計650多家。“如此多的經營者,加上行業標準執行的不規范,導致出口市場大量的無序和過度競爭,影響了中國出口摩托車的價值提升和品質形象。”
www.163seo.com
全國政協委員、宗申產業集團董事長左宗申。 記者 熊明 攝
產品創新升級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左宗申深信,沒有夕陽的行業,只有夕陽的產業,“好比手機,十多年前,就是大哥大,只有通訊功能。如今手機被不斷賦予新的價值和功能,成為智能手機,人人離不開。”
左宗申堅定地說,只要立足自身產品,就有大量創新的空間。
宗申集團已開始致力于這樣的創新,開始將摩托車的功能模塊化。左宗申說,原來農民的三輪摩托車通常只有運輸功能。針對農業生產的現實需求,去年,宗申再次與意大利比亞喬牽手,依托先進動力技術,給摩托車附加了新的功能,不僅可作運輸用,同時也是精細化成套的農機具。
“現在農民可將摩托車開到田間地頭,利用三輪車的發動機進行發電、抽水、割草等,成了生產生活的必需品。”左宗申不無自豪地說。
振興摩托車產業群需打“組合拳”
摩托車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配套企業更是無數,如何振興整個產業群,左宗申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希望政府有限度地取消城市“禁限摩”,可取消對有技術含量和環保車的限制,促進高端市場的培育,為中國摩托車的發展提供穩定的市場和持續發展的動力。
二、建議規范行業,整合縮小目錄范圍內企業個數,進一步提高生產企業的資質門檻,鼓勵在國內市場有規模有影響力、設施完善、正規經營的企業出口。
三、出臺鼓勵研發和制造大排量高端發動機的政策,同時對引進技術并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也要加大激勵。
四、全球市場需求約為中國市場規模的3倍,支持企業走出去,通過獨資、合資、并購等進行海外投資。尤其鼓勵企業建立海外獨資和合資企業,建立自主的銷售渠道體系和進行海外品牌的推廣。
五、給予財稅支持。由于現在國內村鎮市場對摩托車的需求下滑較大,建議對于250CC以下中小排量摩托車,部分降低10%的購置稅;對于使用電噴技術達到國三或國四排放標準的汽油機摩托車,全部取消購置稅,既促進摩托車行業的技術升級,又促進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