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摩托商家都說,現在市場是兩雄爭霸的局面:某W品牌和某H品牌。經常跑市場的筆者,充分感受到了這兩頭大象的競爭,大到競品投放、促銷方式,小到店鋪招牌,產品宣傳板,競爭無處不在。
有趣的是,兩頭大象打架,斗了這么幾年后,雙方沒有兩敗俱傷,市場占有率卻越來越高,反倒是旁邊圍觀的豹子、老虎卻死了一批。
如今的市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拿不出好產品,鎮不住網絡,就要退出競爭。
那么問題來了,哪些品牌能成為粵摩市的第三極?
雅馬哈無疑是最佳選擇。談到雅馬哈的優點,誰都要豎起大拇指,但談到缺點,誰都可以吐槽一大堆。近年來,雅馬哈在粵發展不順,與其體制、產品有直接關系。今年發布的幾款新車,還是不能讓人眼前一亮。是不是日方覺得中國市場還不配擁有更好的產品?人家本田、川崎都拿出足夠的誠意了,雅馬哈你呢?
宗申比亞喬也有戲。地處佛山的宗申比亞喬,之所以沉寂了這么多年,就是沒有發揮比亞喬品牌的產品優勢,反而借比亞喬生了很多宗申的蛋。目前,宗申比亞喬在粵西地區雖然還無法與幾家大品牌抗衡,但也算漸漸打開局面。宗申比亞喬品牌推廣主打運動、歐洲貴族踏板文化,如果近兩年內能推出幾款相對接地氣的高端產品,在推廣上嘗試下常規的路子,或許能一炮而紅。
飛鷹或是匹黑馬。繞過國內雅馬哈,直接與臺灣山葉合作,就是飛鷹產品的殺手锏,幾款新車的引進,甚至比國內的雅馬哈還要快,比如BMS、RCZ等等。但飛鷹也有明顯的短板,規模還比較小,產品配套上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總體而言,目前的實力還無法與大牌子抗衡。如果有一天,飛鷹能理順與臺灣山葉的關系,引進更多的先進設備,把產品配套再提高一個級別,那其將成為比上雅更雅馬哈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