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起,廣東禁止銷售超標電動車的消息經報道后,整個電動車業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恐不安。目前,距離禁售大限只剩下短短50多天,商家的超標電動車存貨還有大把,廠家的庫存也不少,接下來該怎么辦?市場上95%的電動車都超標已不是什么秘密,廠商如要在廣東生存下來,必須進行轉型升級,調整產品線,走向輕便化。
庫存多清貨時間緊
面對突如其來的禁售超標電動車政策,諸多電動車廠商都顯得毫無準備。中山電動車經銷商余先生告訴記者,“我還有1000輛的庫存,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某電動車廠家的相關負責人亦感嘆,“一想起這件事就頭疼。”
記者從多位電動車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廣東要給電動車上牌,限期淘汰超標電動車,已經傳了好多年,但沒有一次真正采取行動,雖然這次消息從去年上半年就已經傳出,但(業內)都沒當真,更談不上未雨綢繆。
廣東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禁售的時間的確緊了些。
新國標恐難以破局
如今,電動車業內人士都將破局的希望寄托于新國標。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目前已經完成了所有報批程序,電動車新國標有望今年7月推出。”
據悉,正在報批的新國標將電動自行車分為三類,即Ⅰ智動型、Ⅱ助動型、Ⅲ電動型,三類車將統一限速定為26km/小時,車重將分別不得超過40kg、50kg和55kg(不含電池)。
據記者觀察,如果按照上述標準衡量,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大部分電動車都能達標。不過,即使新國標能在7月出臺,廣東3月30日禁售的政策亦早已執行。
有廠家正調產品線
目前,電動車超標問題主要出在重量與速度方面,達標電動車都是輕便款。面對禁售超標電動車新政,電動車產品必然要走向輕便化。凱騎電動車市場部經理江錦民向記者透露,“正在調整產品線”。
然而,有業內人士對廣東電動車順利走向輕便化頗感憂慮,“廣東地形較復雜、坡多,輕便電動車較難適應這種環境。此外,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是為了拉貨,輕便款的車型不太適合這部分人的需要,禁售超標電動車政策會使電動車的銷售雪上加霜。”
也有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他們的理由是廣東惠州就曾對電動車進行過上牌,雖然最后被叫停,但在上牌期間有經銷商一天的銷量就有幾百臺,賣的都是能上牌的輕便款。
面對高庫存,廠商該何去何從。
■ 聲音
目前空氣污染嚴重,電動車環保,應大力提倡。——花都打工者
城鎮化正在提速,電動車是大勢所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比它便捷、環保。——清遠消費者
■ 建議
凱騎電動車與愛瑪電動車:
一、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由政府組織質檢、技監、安監、工商等部門加大對“三無”廠家的查處力度,積極開展定期與不定期聯合檢查,嚴查未經批準從事電動車生產、銷售的行為,嚴查銷售商私自改裝電動車的違法行為。
二、依法加強登記管理。完善法律規定,對電動車實施上牌,保障電動車車主的正當權益,建立被盜自行車網絡;對電動車駕駛人實行短時間、簡單的駕駛資格培訓和考核;交通管理部門加大路面管理力度,進一步強化路面行車秩序管理。
三、落實相關保險制度。對于諸多由電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可通過對電動車實施強制實施小額第三者保險制度加以保障,減輕電動車事故發生后車主和當事人的經濟壓力,確保雙方的權益得到有效保證。
四、積極倡導文明駕駛。新聞媒體向廣大群眾宣傳電動車駕駛注意事項和規定;發揮社區優勢,采用上門宣傳、集中講座、流動宣傳等形式講解電動車安全知識,提高全民安全意識。
五、面對日益上漲的油品價格,政府應該考慮低收入者和環保意識較強人士的剛性需求。
本鈴電動車:
根據當前電動車已普及的現實,以及公眾對電動車動力、速度、續行里程等的實際需要,健全規定、規范管理、人性化指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