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市面上假國Ⅲ泛濫,燃油助力車,貼牌車橫行搶市之際,由行業內多家核心企業與檢測機構組成的工作小組,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摩托國Ⅳ排放標準實施規劃。
新標準是否要求全部上電噴?如何解決監管問題?關鍵指標的檢測如何定流程?在標準仍未出爐之際,一場圍繞著新標準產生的激辯已經開始。
新標準最快年底出臺
據了解,2013年10月份,重慶摩博會開幕前,摩托分會也曾組織過關于國Ⅳ標準的討論,但關于實施時間、是否需要指定技術路線、關鍵指標,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國Ⅳ標準草稿,應該在今年年底能出來。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落實監管。”五羊-本田副總經理胡民強表示。參與本次摩托國Ⅳ標準起草的企業成員只有5家,而胡民強所在的五羊-本田正是其中之一。
摩托分會秘書長李彬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行業協會希望國Ⅳ標準能與歐洲同步,2015年出臺標準,2016年上國Ⅳ產品的目錄,2017年禁止非國Ⅳ產品上牌。“國內的摩托車市場大,代理層級多,完全消化淘汰產品需要時間,希望管理部門能有一個執行進度表,而不是國Ⅲ時代的一刀切。”
據了解,目前對于很多二、三線品牌而言,國Ⅲ標準還處于吸收消化階段,國Ⅳ標準的技術儲備幾乎為零。如果2016年全面實施國Ⅳ標準,這些企業將再度面臨生存的考驗。
電噴是否是必要條件
“開會亂哄哄的,現在細節都沒能達成共識,更別說時間表了。”參與國Ⅳ標準起草的張宏(化名)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技術路線也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必須寫明閉環電噴是唯一技術路線,另一派則認為不能有歧視性條款來限制技術進步,所以不能寫明技術路線。
李彬表示,從行業協會角度來看,是鼓勵企業采用閉環電噴。統一采用閉環電噴,既能夠有效的保證排放的穩定性與效果,也便于監管。但最重要是能推動技術的進步。
“這是工信部領導的要求,踏板車必須上閉環電噴,才能夠保證排放的穩定性。”某不愿具名的企業負責人表示。
就職于某摩托管理部門的蔡敏(化名)表示,環保標準關鍵在于排放,只要能達標,不應該限制企業的創新方向,將電噴作為唯一技術路線。“上次標致老總過來,他們的踏板車化油器完全可以滿足國Ⅳ標準。”
“這是一個中國特色的難題,排放標準是環保部制定的,如果環保部沒有限制技術路線,企業拿著符合排放標準的非電噴產品上目錄,估計工信部沒有權力限制產品上目錄。”蔡敏表示,“強制要求企業上電噴,感覺是有點越權了”。
蔡敏表示,如果只制定標準,不制定技術路線,任由企業發揮,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下,可能會出現國Ⅲ時代的監管失位問題,這對遵守法規的企業也不公平。
據了解,目前的標準草案中沒有針對技術路線的規定。此外,標準中一些關鍵指標、指標的檢測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爭議。
市場監管才是重點
據行業人士分析,目前摩托行業盈利能力低,利潤空間微薄,企業無法消化排放標準帶來的額外成本,標準提升必定伴隨著漲價。為了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企業只能在排放零配件偷工減料。
“電噴技術路線還沒確定,行業內卻早已傳出應付檢測的造假技術。”張宏認為,技術的進步就包含了造假技術的進步,即便在電噴技術路線下,企業同樣有造假空間,差別在于成本與效果。
或許,國Ⅳ監管重點只要還在認證上,就阻止不了假貨的泛濫。管理部門必須下定決心,從銷售市場上監管,并對造假者處于最嚴厲的懲罰。
■名詞解釋
閉環控制電噴系統
發動機電噴系統的閉環控制是一個實時的氧傳感器、計算機和燃油量控制裝置三者之間閉合的三角關系。氧傳感器“告訴”計算機混合氣的空燃比情況。計算機發出“命令”給燃油量控制裝置,向理論值的方向調整空燃比(14.7:1)。
采用閉環控制的電噴發動機,由于能使發動機始終在較理想的工況下運行,從而能保證汽車不僅具有較好的動力性能,還能省油。
與閉環相對應的是開環。在開環控制模式下,計算機使用的輸入信息有水溫、負荷、大氣壓和發動機轉速。這些信息決定空燃比。這種工作方式,計算機不使用氧傳感器的輸入信息,所以也不知道所發出的關于空燃比“命令”是否能得到理想的運行,這是開環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