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品牌與三、四線品牌大打價格戰,中端品牌市場再度受擠壓
編者按 與很多實業一樣,2013年的摩托銷售用"三高兩低"來形容,同樣貼切。三高:鋪租高、人工高、運營費用高,兩低:銷量低、單臺利潤低。
政府部門對燃油助力車禁售,電動車的規范,促使兩輪車的消費轉向了摩托車,把摩托商家從盈虧的邊緣扯了回來。但電動車商家的殺入,一線品牌高舉的價格屠刀,又把摩托商家拖下了泥潭。
2013年的摩市里,一邊是爭先開張、并高掛降價橫幅的車行,一邊則是抱怨入不敷出,即將關門大吉的老板。品牌在流轉,市場份額在調整,利益在小范圍內重新分配。
接下來,南方農村報摩托版將推出《2013廣東摩市年終系列報道》,以地區為緯度、以關鍵詞為經度,帶你走讀廣東摩市變化,感受產業洗牌進程。敬請關注。
電動車商家的殺入,打響了茂名地區車市價格戰的第一槍,而合資品牌的出擊,更是讓這場價格戰全面升級。
在消費兩極分化的市場競爭中,挑起價格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合資品牌挑起價格戰,要的是地盤與市場話語權,而三、四線品牌挑起價格戰,更是關系生死存亡。應戰各方都不愿輕易認輸投降。原本暗無聲色的摩托車市場,在新軍與價格戰的攪動下,洗牌加劇。
電動車商家殺入 新品牌雨后春筍
今年上半年,茂名政府管理部門對超標電動車的管理,關上了商家傾銷超標電動車的大門,卻為其打開了一扇窗:轉型銷售摩托車。
12月6日,記者在茂名河西市場看到,道路兩旁的摩托商鋪門口,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摩托車。大批新的品牌經銷店涌現,如益豪、金城鈴木、宗申比亞喬等,一年之前,這些品牌在茂名市場幾乎無人經銷。咋一看,摩托市場似乎回歸到了2009年前的繁華。
在河東市場的文明路,記者同樣沒有感受市場低迷的氣息,兩邊銷售摩托車的店鋪有增無減。
"政府禁電后,大家都跑過來做摩托車了,今年轉做摩托車的老板已經超過了15個。搶不到好的品牌,只能拿普通的,甚至拿貼牌的,只要能賣出去,老板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在河西市場一直專注摩托車的某經銷商告訴記者。
在茂名地區的其他縣市,記者也看到同樣的景象,原本經銷電動車的店面,大部分已轉為經銷摩托車。還在堅持經銷電動車的商家,也將主力轉向輕便款,或者是能上牌的電摩款。
"大家都說洗牌洗牌,結果摩托車品牌是越洗越多。"高州大福車行負責人藍志勇表示。
記者從茂名地區多個主力經銷商處了解到,隨著大批電動車經銷商的加入,今年茂名地區摩托車的整體銷量仍有上升,特別是合資品牌與三、四線品牌。
價格戰再壓利潤 中端車難有空間
雖然銷量整體上升,但新晉商家及行業領軍者挑起的價格戰,讓整個市場的利潤率再度下滑。
在河西市場,新晉商家的價格戰,從經典款促銷處打響。"小公主摩托車,最低價3500元,CG男裝車優惠價3200元"的標語隨處可見。
"新來的商家,手上沒有好品牌,沒有好產品,要活下去,除了價格戰,還能做啥?"茂名某剛加入合資品牌網絡的經銷商表示。
"有些車行的小公主都賣到2980元了。這個價格賣絕對要虧本。"茂名豪爵鈴木經銷商羅強向記者分析:小公主貼牌車,帶合格證,商家進貨價最低都要2580元。算上銷售員的工資、鋪租、稅費、加上水電煤,一臺車的銷售成本超過350元,還要幫車主免費維修一年。
由合資品牌挑起的價格戰同樣犀利。豪爵鈴木、五羊-本田、雅馬哈、新大洲本田全部迎戰,產品的最高降幅達到了800元。據商家透露,合資品牌的經典車型降價后,同樣不賺錢。工廠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已下軍令狀,要求商家必須跟進,以更雄厚的資金,拖垮競爭對手。
在消費明顯兩極分化的市場里,合資品牌與三、四線品牌的合力降價下,已經把中端品牌逼到了懸崖邊上。在河西車行的大陽銷售店,當記者問到目前市場的情況,銷售人員搖了搖頭,"下個月不想干了,老板不賺錢,給的工資又降了,這樣干下去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