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一:轉變政府部門管理方式勇于承擔政府管理責任
中國摩托車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從1980年的4.9萬輛發展到現在年產近3000萬輛,其中1000萬輛出口;摩托車作為全世界普遍使用的交通、娛樂工具,也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目前,中國摩托車的保有量約1.6億輛,是中國保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
中國摩托車行業目前約有從業人員150萬人(包括上下游產業、銷售、售后服務、改裝俱樂部等),年產值(2012年)約1000億元,行業利潤(2012年)約25億元。
從上述這些數據,可以看到中國摩托車工業的發展,同時,也反映出中國摩托車行業的憂患。
中國摩托車行業從1985年開始至今,陸續被近200個城市“限摩”。形成了全行業80%~90%產量銷往農村市場的局面。農村市場的需求主要是低價位的產品,從而導致前文提到的3000萬輛、1000億元和25億元的產業現狀。中國摩托車行業一年的利潤,不夠美國哈雷一個企業一年的利潤(哈雷2012年利潤8億多美金)。
中國長期的限摩導致行業企業喪失對實體工業信心;由于沒有市場支撐,行業技術發展嚴重滯后;企業失去對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的積極性,使行業缺少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由于沒有第二“戰場”,形成產品低價競爭;行業80%企業是低成本組裝廠;出口產品的主要優勢是低價格,但由于產品成本的提高,人民幣持續的升值,優勢在逐步喪失,印度及日本海外生產的產品正逐步取代中國的出口產品。
目前,中國是全世界惟一限摩的國家,摩托車作為一個大眾的交通工具,在全世界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各種交通工具都有它的獨特性,不是替代關系而是相互補充、不同需求的關系。歐洲對摩托車在城市的應用作了專題的研究,結果是如果城市汽車的10%,用摩托車替代,可以減少城市40%的交通擁堵。
摩托車的優勢
摩托車在提供方便的交通、節能及使用經濟性方面具有優勢。
摩托車是擁擠城市環境中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并且摩托車相對較小的尺寸提供了減少交通堵塞并減少對停車設施需求的優勢。在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不充分或不方便的情況下,摩托車是公共交通重要的補充。
摩托車的設計具有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并有助于保護能源。由于摩托車的重量遠低于汽車,因此在制造及回收過程中需要較低的能源消耗。
摩托車為個人提供有效的交通方式,特別是在城市環境中。摩托車的購買價格通常較低。較低的購買價格與較低的油耗及較低的維護成本相結合,帶來一種能夠提供更大交通機動性的經濟的方式。
由于摩托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已吸引全世界范圍內的許多人使用摩托車。
摩托車休閑活動能夠提供的好處包括:減輕個人壓力、與其他人的社交活動、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摩托車旅游的特殊前景以及駕駛摩托車本身所帶來的樂趣。
范圍廣泛的使用方式
摩托車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比如:個人交通;業務活動:郵遞、送貨、銷售拜訪、車輛租借甚至出租車服務;警察、EMT/醫療急救響應部門(包括某些地區的消防員)等公共服務部門對城市緊急情況的反應、醫療服務部門及醫療供應商進入農村地區(某些地區的摩托車醫生)、在發生自然災害后進入大型車輛無法接近的場所;休閑旅行及旅游業,摩托車旅行在歐洲、北美洲和日本最流行,在中國摩托車旅行也正在興起;摩托車在全球范圍內被用于各種摩托化運動,范圍包括從專業超級摩托車賽、摩托車越野賽到業余拉力賽活動;具有相同興趣的摩托車發燒友集會及公益摩托車駕乘等各種社會活動日益流行(類似于各種慈善公益活動)。
左宗申建議,取消各省市的禁摩令,給摩托車行業一個健康、有序、公平的市場環境,給老百姓再多一個交通工具的選擇,讓城市形成多種交通工具相互補充和諧發展的交通環境,讓中國摩托車工業從世界產量大國向強國邁進提供一個契機。讓做實體工業的企業家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讓服務型政府落到實處!
建議二:振興摩托車產業集群
在我國由于內需的疲弱,電動車和助力車的沖擊,目前2輪公路用摩托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下滑幅度較大。由于近年國內摩托車銷量下滑,中國的摩托車企業紛紛轉戰海外市場,大力發展出口。進入2012年,出口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1~6月,摩托車出口量同比下滑4.66%,發動機出口量下降33%,呈現負增長。民族品牌企業海外市場的增速大幅下降,同時市場份額也開始減少。縱觀國內國外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國內市場無法繼續為摩托車產業的升級提供動力;海外市場日系和印度車的激勵競爭;行業不規范導致無序競爭;品牌運作舉步維艱。
為此,左宗申建議:有限度地取消城市禁限摩,為中國摩托車的發展提供穩定的市場和持續發展的動力;規范行業,培育領導品牌;引進大排量高端發動機技術;支持企業走出去,通過獨資、合資、并購等進行海外投資;財稅支持。
建議三:“摩托車下鄉補貼”再延長四年
左宗申建議國家實施的“摩托車下鄉補貼”再延長四年。
左宗申說,2009年2月開始,國家實施了摩托車下鄉補貼政策。實施下鄉補貼以來,廣大農民得到了實惠。我國城市大面積禁、限摩,摩托車在國內的市場延伸至了農村,成為廣大農民經濟適用、節能環保的運輸工具,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左宗申說,“摩托車下鄉補貼”政策于1月31日到期,建議延長“摩托車下鄉補貼”政策期限至2017年1月。
繼續實施摩托車下鄉補貼政策,既可拉動內需,也可促進摩托車行業健康發展,左宗申說,這對摩托車行業300多萬從業人員,和遍布全國的10萬個銷售維修網點近40萬維修從業農民的穩定就業,也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