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摩托車產銷2362.98萬輛和2365.07萬輛,比上年下降12.50%和12.17%,產銷量創5年來最低水平;同時摩托車出口情況也不容樂觀,全年出口摩托車893.59萬輛,同比下降16.8%。
“禁限摩”等多個因素 致摩托車產銷下滑
李彬認為,2012年我國摩托車行業產銷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外,摩托車行業自身發展也存在許多問題,如國三排放標準實施以來,摩托車企業疲于應付國三,新產品推出嚴重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夠。
李彬還特別提到城市“禁限摩”對于摩托車行業的影響:“由于城市‘禁限摩’限制了合法的產品,產生了非法燃油助力車、超標電動助力自行車等畸形產品,嚴重擾亂了摩托車行業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隨著實施‘禁限摩’城市的逐年增加,形形色色的非法助力車、超標電動車逐漸替代合法的摩托車成為代步出行工具,使摩托車的城市市場空間進一步縮小,同時也影響了摩托車行業的產品創新及產品升級。”
與此同時,“很多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以低端產品居多,經銷商利潤率低,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此外,各地政府實施土地財政,導致土地、店面租金上漲,也給了摩托車行業不小的壓力。”李彬指出。
而在我國摩托車的主戰場農村市場,由于青壯年勞動力流向城市,使得農村呈現“空心化”,導致農村摩托車消費市場產生萎縮。
未來摩托車消費結構 將發生變化
即使2012年全行業低迷增長,李彬仍對未來抱有信心,他堅信“摩托車行業的春天還沒有到來”。
不過,在“春天”到來之前,摩托車行業需要完成自身的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改變增長方式。“中國摩托車行業80%~90%的產量銷往農村,農民對產品價格比較敏感,近20年中國的摩托車企業主要在開發成本價格較低的產品,中國摩托車企業年利潤總和只相當于1個哈雷公司,摩托車行業發展亟待產品升級。”李彬說。
目前,這種產業升級趨勢已在國內摩托車消費市場上“嶄露頭角”——2012年,我國休閑娛樂摩托車市場需求高速增長,排量在250ml~400ml之間的車型同比累計增長了105.45%,排量在400ml~750ml的車型則增長了43.96%。哈雷、杜卡迪、北極星、勝利、龐巴迪、寶馬等國外品牌2012年在華銷量相比前兩年大幅增長。李彬指出,雖然從總量上看普通車型銷量還占絕對優勢,但也應該看到我國消費者的需求正逐漸多樣化。大排量休閑娛樂摩托車的逆勢上揚,說明了中國休閑娛樂摩托車市場具有巨大潛力,也為國內摩托車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李彬預計,2013年受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居民收入增長、政府加大拉動內需、加快城鎮化進程等諸多政策的影響,中國摩托車的內銷將呈現一定的增長;而在出口方面,目前仍沒有任何好轉的趨勢,預計今年出口還會呈現一定的下滑。
李彬表示,世界摩托車發展100多年來的經驗證明,摩托車是一個國家交通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交通體系中的“微循環”系統,是人們生活富足的休閑娛樂工具,而中國的摩托車工業還只是剛剛起步。“未來幾年,中國摩托車的市場剛性需求仍在3000萬輛左右,市場消費結構將逐步發生變化,高端產品將快速增長,傳統產品份額將下降,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增強,中國的摩托車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國際化。”李彬說。
呼吁取消摩托車“消費稅” 解除城市“禁限摩”
在發布會上,李彬再次呼吁為摩托車“正名”。他認為,摩托車是我國交通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比其他交通工具優勢明顯:占用道路面積小,停車方便,節能環保,125ml的摩托車每百公里油耗僅為2.5升,可以優化城市交通結構,緩解交通擁堵等。
“但目前我國城市對于摩托車管理僅是簡單的‘禁’、‘限’,把交通擁堵簡單歸結到汽車、摩托車的發展上來。其實,交通管理是一門復雜的科學,需要多方面的論證,科學的規劃和管理。我們應該給公民提供多種交通工具的選擇權,而不是代替他們做出選擇。關于交通安全問題,選擇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會帶來不安全的因素,100年以來,全世界都在致力于從管理、設施和法規方面完善、解決,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選擇逃避、推卸政府管理責任。”李彬說。
為此李彬建議:
第一,取消摩托車“消費稅”。李彬認為,當下,摩托車作為農民、低收入群體的主要生產資料和交通工具,排量多集中在50ml~250ml之間,消費稅卻高達3%,這不合理。
第二,解除城市“禁限摩”。目前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對摩托車施行不同程度的禁、限措施,造成摩托車的消費群體只集中在農村和小城鎮,影響了摩托車高端產品、大排量產品的推出,制約了摩托車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
第三,取締“燃油助力車”、“超標電動車”,并將電動摩托車產品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第四,將摩托車出口退稅恢復到17%,以保持摩托車行業的穩定發展,并解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關稅政策對中國摩托車工業造成損害的問題。
第五,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摩托車環保標準。環保標準的制定一方面要考慮國家的整體目標,一方面也要考慮行業發展的階段情況。我國摩托車行業總體處于技術水平較低的狀態,實行國三排放標準以來,企業疲于應付,造成市場混亂。目前,新的國家第四階段摩托車排放標準正在擬定當中,希望新標準的推出能聽取企業、公眾、專家等多方意見,并綜合考慮當前經濟、社會環境、評估標準實施帶來的影響和成效。
“禁限摩”等多個因素 致摩托車產銷下滑
李彬認為,2012年我國摩托車行業產銷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外,摩托車行業自身發展也存在許多問題,如國三排放標準實施以來,摩托車企業疲于應付國三,新產品推出嚴重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夠。
李彬還特別提到城市“禁限摩”對于摩托車行業的影響:“由于城市‘禁限摩’限制了合法的產品,產生了非法燃油助力車、超標電動助力自行車等畸形產品,嚴重擾亂了摩托車行業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隨著實施‘禁限摩’城市的逐年增加,形形色色的非法助力車、超標電動車逐漸替代合法的摩托車成為代步出行工具,使摩托車的城市市場空間進一步縮小,同時也影響了摩托車行業的產品創新及產品升級。”
與此同時,“很多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以低端產品居多,經銷商利潤率低,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此外,各地政府實施土地財政,導致土地、店面租金上漲,也給了摩托車行業不小的壓力。”李彬指出。
而在我國摩托車的主戰場農村市場,由于青壯年勞動力流向城市,使得農村呈現“空心化”,導致農村摩托車消費市場產生萎縮。
未來摩托車消費結構 將發生變化
即使2012年全行業低迷增長,李彬仍對未來抱有信心,他堅信“摩托車行業的春天還沒有到來”。
不過,在“春天”到來之前,摩托車行業需要完成自身的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改變增長方式。“中國摩托車行業80%~90%的產量銷往農村,農民對產品價格比較敏感,近20年中國的摩托車企業主要在開發成本價格較低的產品,中國摩托車企業年利潤總和只相當于1個哈雷公司,摩托車行業發展亟待產品升級。”李彬說。
目前,這種產業升級趨勢已在國內摩托車消費市場上“嶄露頭角”——2012年,我國休閑娛樂摩托車市場需求高速增長,排量在250ml~400ml之間的車型同比累計增長了105.45%,排量在400ml~750ml的車型則增長了43.96%。哈雷、杜卡迪、北極星、勝利、龐巴迪、寶馬等國外品牌2012年在華銷量相比前兩年大幅增長。李彬指出,雖然從總量上看普通車型銷量還占絕對優勢,但也應該看到我國消費者的需求正逐漸多樣化。大排量休閑娛樂摩托車的逆勢上揚,說明了中國休閑娛樂摩托車市場具有巨大潛力,也為國內摩托車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李彬預計,2013年受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居民收入增長、政府加大拉動內需、加快城鎮化進程等諸多政策的影響,中國摩托車的內銷將呈現一定的增長;而在出口方面,目前仍沒有任何好轉的趨勢,預計今年出口還會呈現一定的下滑。
李彬表示,世界摩托車發展100多年來的經驗證明,摩托車是一個國家交通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交通體系中的“微循環”系統,是人們生活富足的休閑娛樂工具,而中國的摩托車工業還只是剛剛起步。“未來幾年,中國摩托車的市場剛性需求仍在3000萬輛左右,市場消費結構將逐步發生變化,高端產品將快速增長,傳統產品份額將下降,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增強,中國的摩托車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國際化。”李彬說。
呼吁取消摩托車“消費稅” 解除城市“禁限摩”
在發布會上,李彬再次呼吁為摩托車“正名”。他認為,摩托車是我國交通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比其他交通工具優勢明顯:占用道路面積小,停車方便,節能環保,125ml的摩托車每百公里油耗僅為2.5升,可以優化城市交通結構,緩解交通擁堵等。
“但目前我國城市對于摩托車管理僅是簡單的‘禁’、‘限’,把交通擁堵簡單歸結到汽車、摩托車的發展上來。其實,交通管理是一門復雜的科學,需要多方面的論證,科學的規劃和管理。我們應該給公民提供多種交通工具的選擇權,而不是代替他們做出選擇。關于交通安全問題,選擇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會帶來不安全的因素,100年以來,全世界都在致力于從管理、設施和法規方面完善、解決,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選擇逃避、推卸政府管理責任。”李彬說。
為此李彬建議:
第一,取消摩托車“消費稅”。李彬認為,當下,摩托車作為農民、低收入群體的主要生產資料和交通工具,排量多集中在50ml~250ml之間,消費稅卻高達3%,這不合理。
第二,解除城市“禁限摩”。目前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對摩托車施行不同程度的禁、限措施,造成摩托車的消費群體只集中在農村和小城鎮,影響了摩托車高端產品、大排量產品的推出,制約了摩托車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
第三,取締“燃油助力車”、“超標電動車”,并將電動摩托車產品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第四,將摩托車出口退稅恢復到17%,以保持摩托車行業的穩定發展,并解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關稅政策對中國摩托車工業造成損害的問題。
第五,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摩托車環保標準。環保標準的制定一方面要考慮國家的整體目標,一方面也要考慮行業發展的階段情況。我國摩托車行業總體處于技術水平較低的狀態,實行國三排放標準以來,企業疲于應付,造成市場混亂。目前,新的國家第四階段摩托車排放標準正在擬定當中,希望新標準的推出能聽取企業、公眾、專家等多方意見,并綜合考慮當前經濟、社會環境、評估標準實施帶來的影響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