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無論大小,主管的角色都尤其關鍵。做為企業高層與基層連接的紐帶,主管承擔著多重角色。大多數企業中,主管僅僅是管理者和領導者的角色,但隨著企業對人才標準的提高,對主管的能力要求也逐漸提升。要成為合格的主管,就必須具備更多的能力。
首先主管要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隨著社會環境和人觀念的變化,如今的部屬已經告別了“主管崇拜”的年代,他們對主管有了更多的客觀的審視。很多時候,主管的人格決定著團隊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在主管抱怨部屬種種錯誤的時候,反而忽略了自身存在的缺點,而這些缺點很有可能就是造成部屬抱怨的原因。
其次,對一些營銷、市場部門的主管來說,團隊成員士氣低迷是常見的現象,如何激發員工的熱情就顯得尤為關鍵。在這里,主管就要具備成為心理學家的能力,隨時了解部屬的心理活動,士氣低迷的原因、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等等。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通過適當的激勵手段幫助部屬激發出熱情。
另外,主管要承擔教練和顧問的角色。要想讓團隊充滿戰斗力,單純的管理和領導無法起到根本的效果,如何讓部屬獲得能力的提升才是關鍵。大部分主管陷入的誤區是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指正部屬的錯誤上,而非如何通過培育部屬讓部屬避免犯錯誤上。在部署培育的過程中,部分主管常會犯的錯誤是介入度的掌握。過多的介入會讓部屬有不信任的感覺,過少的介入又無法幫助部屬成長,因此,合格的主管,還要對度有一個準確的衡量。
實際上,企業在任命主管時最好經過仔細的審查,但大多數企業,在任命主管時缺乏一定的準則,這導致很多企業的主管太過年輕,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團隊統馭力,加之能力欠缺,使團隊不僅缺乏競爭力,甚至有可能將一直隊伍帶垮。
要想彌補主管在相關能力上的欠缺,首先主管要有提高自己能力的決心,彌補自己在能力和工作中的不足。做為企業里主要力量,主管團隊的好壞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也要承擔培育主管的責任,只有擁有一批優質的主管,企業才能夠擁有處于優勢的競爭力。